发布时间:2018/8/28 浏览次数:659
礼乐
中国自古以来就享有“礼仪之邦”的美誉。礼乐文明是中国自夏商周以来直至清代近三千年的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从古代中国的家庭到家族、国家,都是按照“礼”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从国家典制到人们的服饰、建筑、行为方式等等,无不贯穿着礼的精神。
礼与乐作为一种文化载体,架构了中华文明光华初现的礼乐文化。礼乐文化是中华精神文明的滥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源,探求礼与乐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价值。
“乐也者,情之不可变者也;
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
礼是指各种礼节规范,乐则包括音乐和舞蹈。礼乐的起源,与人类文明的演进是同步的,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古语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讲座内容
本期淮图讲座将带领您一起学习中国的礼乐文化,为您讲述礼乐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探索礼乐文化的现代意义。
嘉宾简介
常江涛
博士,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音乐理论系讲师。河北师范大学燕赵音乐文化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音乐家协会民族器乐艺术委员会理事。2015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音乐学系,获艺术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国音乐史、传统音乐方向研究。近年来,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人民音乐》等专业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并参与编写《新中国北京文艺60年(1949-2009)•音乐卷》《河北地方音乐赏析》,主持河北省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青年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项目和河北师范大学人文社科博士基金项目。
讲座详情
活动时间:9月1日(周六)14:00—16:00
活动地点:淮安市图书馆一楼培训教室1
活动人数:100人
报名时间:即刻报名
报名方式: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关注淮安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报名